小样什么意思(儿化)
儿化是普通话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,正确地识读儿化,念准儿化音能有效提高普通话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和圆润感,改善普通话语流语感生硬的毛病。
一、什么是儿化
“儿化”指的是后缀“儿”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合成一个音节,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。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“儿化韵”,例如普通话读“鸟儿”时,应读作niǎor,在这里“儿”字不独立成音节,只是儿化的标志,表示在念到“鸟”这个字音的末尾时,要同步加上一个卷舌动作,使韵母带上卷舌音“儿”(er)的音色。这种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被称作“儿化韵”或“儿化音”。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,如:大伙儿 dàhuǒr;一块儿 yíkuàir。
儿化词并非普通话的特有现象,在我国北方方言区,特别是在北京、东北等地也大量存在,而南方方言中则较少儿化,因此南方人学习儿化有一定难度。最常见的问题,一是:儿化音和前一个韵母音节结合得不够紧密,在听觉上不像一个音节;二是:加上儿化后的音节,卷舌上翘不到位导致开口度不够,音色扁平。
二、儿化的实质
两个汉字一个发音,儿字失去原音,把自己转化到他前一汉字主要韵母上,使这个主要韵母加上一个卷舌的动作。
三、儿化的作用
普通话里儿化的存在不但能增强普通话的和谐美、韵律美,而且在表达词语的词汇意义、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也有积极的作用。
(一) 区别词义
有些词语儿化以后,词义发生了改变,如:眼(眼睛)——眼儿(小孔) ,头(脑袋)——头儿(领头的),信(信件)——信儿(消息),小人(不仁义之人)——小人儿(年纪小的孩子)
(二)区分词性
有些词语加上儿化之后,词性发生了改变,如:顶(动词)——顶儿(名词),包(动词)——包儿(名词),盖(动词)——盖儿(名词),尖(形容词)——尖儿(名词),破烂(形容词)——破烂儿(名词)
(三)表示细小、轻微的状态或性质
有些词儿化后表示“小”、“少”的意思,如:花儿、小孩儿、铁丝儿、竹棍儿、门缝儿、蛋黄儿、头发丝儿
(四)表示亲切、温和或喜爱的感情色彩,如:脸蛋儿、雪人儿、知心话儿、小孩儿、老头儿、小鸟儿、电影儿
(五)表示轻蔑、鄙视的感情色彩,如:芝麻官儿、小瘪三儿、一个钱儿、小偷儿、小样儿
四、儿化的音变规律
普通话中除er韵、e韵外,其他韵母均可“儿化”。但儿化时往往不是简单地在韵母后面加上一个卷舌的动作,而是同时伴随着韵母的脱落、增加、更换和同化等现象。儿化是否使韵母产生了音变,取决于韵母的最末一个音素发音动作是否与卷舌动作发生冲突(即前一个动作是否妨碍了后一个动作的发生),若两者发生冲突,妨碍了卷舌动作,儿化时韵母发音就必须有所改变。
五、小练习
进了门儿,倒杯水儿,
喝了两口运运气儿;
顺手拿起小唱本儿,
唱了一曲儿又一曲儿;
练完了嗓子儿,我练嘴皮儿,
绕口令儿,练字音儿,
还有单弦牌子曲儿;
小快板儿,大鼓词儿,
又说又唱我真带劲儿!
这里是小鱼,关注我,教你说好普通话[比心]
往期精彩[灵光一闪]
有些字你认识,但不一定会读······(二)
这些字你认识,但不一定会读······
绕口令挑战|严圆眼,严眼圆,究竟是谁的眼圆?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。
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小样什么意思(儿化)